熱紅酒是歐洲人在冬天寒冷季節常喝的飲品,興盛於德國,很早以前就將其做為抵禦寒冷、預防感冒等疾病的飲料,據聞從古羅馬時代就開始有這樣的喝法。至於為什麼熱紅酒會成為聖誕節期間必喝的飲料?據聞與基督教的典故有關,紀念耶穌基督十字架上為人受苦受難,演變成至今成為聖誕節的一項傳統。

  

要煮上一杯好喝的熱紅酒,說難不難,只要備好紅葡萄酒、各式香料、水果等相關材料,依造步驟與各種材料一起熬煮就可以煮好,尤其是現在,在迪化街很方便就可以買到熱紅酒的香料包。記得德國朋友跟我說,可以試試用白葡萄酒、或者威士忌 、白蘭地來煮,會有不同的風味體驗,不過每次都得煮上一瓶酒,煮後的酒不易久放,必須得盡早喝完,而紅酒酒精濃度沒那麼高,所以這些烈酒我一直未嚐試烹煮過。


但真要煮杯好喝的熱紅酒,說簡單其實也不簡單,其中關鍵火候的掌握與烹煮時間的拿捏就顯得格外重要,掌控不好,煮出來的風味就差很多了。


香料是熱紅酒的靈魂,其中最重要的就屬肉桂,耶誕期間不少餐廳還會特別強調提供「肉桂熱紅酒」,其他還需要的有丁香、八角、生薑、豆蔻、月桂葉等等,至於這些辛香料的份量?各家有其配方比例,其實也沒一定,自己調自己愛喝的那一口味吧!當然上述的辛香料都具有溫補、暖身、暖胃的功效,就好像我們冬天喝薑茶,吃薑母鴨的道理一樣吧!


水果具有畫龍點睛之妙,用來增添熱紅酒中的水果香氣,一般大多以檸檬,蘋果,柳丁或柑橘,能彰顯果香的水果為主,這次剛好老婆的客戶寄來一箱自己栽種有機臍丁,連皮帶汁,恰好可以用在熱紅酒上。是否只能用這些水果,你也可以嘗試不一樣風味的水果,搞不好會產生特別的驚喜、或將碰撞出異常火花呦!我也看過添加鳳梨、水梨、奇異果等水果,還有用果乾,據說風韻也不錯呦!也有人放桂花來提香,當然也有貪圖省事而只放果汁的人耶!


遍尋狄更斯於1843年所寫小說《A Christmas Carol》裡描述的熱紅酒製作版本 Smoking Bishop 而不可得,後來嘗試幾次有了符合自己喜愛風味的版本。


一瓶法國Merlot 紅酒,準備著12根肉桂棒、12顆八角、少許丁香、一片月桂葉,一顆豆蔻,再切上4-5片自己種的薑,一顆蘋果切片,半顆檸檬取汁,皮切片,12顆臍丁、或柑橘、椪柑榨汁、皮切片備著。另外還準備著龍眼蜜,有時我也愛用加拿大的楓漿(Maple Syrup)取其糖蜜中不同的風味。

  

先取1/4瓶紅酒入鍋中,加入檸檬皮、臍丁皮(記得,取皮的時候不要削到白色的部分,以免生苦味)與汁、薑片、龍眼蜜(或糖),中火慢慢煮。蜜或糖別先放太多,後面嚐著不夠再加。

  

中小火慢慢煮至感覺要沸騰了,將火調小再煨個約十分鐘,此時再加入各式辛香料,並倒入剩下的3/4瓶紅酒,加入蘋果片、檸檬汁等,慢火熬至微微冒煙即可,要細心顧著,別讓其煮滾呦!慢火燉煮加熱可以輔助紅酒進行氧化,讓酒中的單寧物質逐步軟化,如此喝來的口感才會更柔軟與順口。

  

過濾去殘渣,熱紅酒倒入馬克杯中,略涼一下再喝,此時熱紅酒的溫度約50°C左右,這樣的溫度品嚐,其風味最佳。冬天天冷的時候,喝上一杯不但身體暖了,心也暖了。雖然在台灣無法體會冬季白雪紛飛的氣氛,但是在聖誕節時喝上一杯,耶誕的氛圍與氣氛自然浮現,紐倫堡與熱紅酒的初識回憶,也不禁油然而生。

  

P.S. 迪化街買的熱紅酒香料包裡,內含肉桂棒兩條,八角34顆,丁香約10粒,月桂葉約兩片,肉豆蔻1顆,陳皮兩小片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&G 曼慢食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