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曼慢食光裡一道融於生活裡、簡單且平凡的家常料理:麵疙瘩

  

麵疙瘩在中國北方算是常見的麵食,尤其是在陝西、山西、與河南一帶是極為普遍的傳統式食物,其來源總有不同的說法,甚至還有牽連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,總之食物加上歷史、或故事的連結,若再添上風花雪月、言情穿鑿附會一番,就更引人注意,自然身價也會隨之改變,就好比貓耳朵與清乾隆間的故事一般。在台灣,也是伴隨著眷村文化的流通,而開始慢慢為人熟知,在地普及於一般餐飲市場,也是不少家庭的日常料理。


而說起麵疙瘩也可以不單單只是一個麵疙瘩,轉個身就成為「扯麵片」,也可以轉變爲類似山西知名麵食「剔尖」、或者「撥魚麵」,煮法略作調整甚至可勘比擬一碗熬煮多時的白粥,而且在義大利、德國、東歐地區還有不同的遠房表親耶。

  

對其來源,我自己倒是以為還是不脫於元朝「麻食」的關聯,畢竟從元朝在歐亞大陸的威力,與麵疙瘩在歐洲的眾多表親就可見一般。而且從明朝的《居家必用事類大全》裡找到這般說法:「禿禿麻食,又名禿禿麼思,如回族食品,用水和面,劑冷水浸,手搓成薄片,下鍋煮熟,撈出過汁,煎炒、酸水,任意食之。」這不就跟麵疙瘩的製作雷同嗎?


假若你吃過陝西的「勤麻食」或者「懶麻食」、或者山西陝西一帶的風味小吃「圪坨」,你就知道麵疙瘩的親戚處處皆在,而麵疙瘩只是一個泛稱,且是麻食中最基本的形體,與其他稱呼或變異,實無太大差別了。


自己會用三種不同的方式來製作麵疙瘩,麵糊式、麵糰式與母親私房的方式,其中我又慣用麵糊式的方式製作麵疙瘩,因為方便吧!不需要特別去揉麵團。喜歡吃有口感嚼勁、湯頭清澈的,就用麵糰式來製作麵疙瘩,只是略微費工罷了。如若你是喜歡偏軟口感、麵湯較為濃稠如勾芡般、或者想偷個懶的,那你就可以輕鬆地用麵糊式來勾調出一碗麵疙瘩,較適合年長牙口不好、或腸胃不佳的人食之。 

 

  

  

麵糰式的麵疙瘩,就如一般揉麵方式一樣,但可依每個人不同的喜好或經驗,來揉捏麵糰的軟或硬,通常建議麵糰揉捏的軟些為宜。揉製醒好的麵糰先行分切、一一搓揉成長條形以便於捏製,而在扯麵疙瘩的方式,方法各異,可刀切、或如掰泡饃般掰成顆粒狀、掰的時候也可以順手壓一下成片狀,隨自己喜好。而掰、扯顆粒或塊狀大小,同樣隨自己偏愛來定,喜歡口感、嚼勁的,可捏的大粒些、厚實些,偏好順口、溜口的,就掰小顆些、亦可捏製薄些或甚如蟬翼略透光的片狀。我也試過如擀麵條的麵片般,將麵糰擀成自己喜好厚薄的麵皮,再刀切或手掰成小塊皆可,總之方法多樣,沒有一定。而且形狀沒有限制,揪成塊狀或片狀都可以。麵糰式的麵疙瘩,還有一個好處就是,可以多做些,分包冷凍儲存,要吃時只要備好湯頭再下鍋即可。

   

       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 

我自己最喜歡將分割揉好的小麵糰,抹些許油,再多醒些時間,讓麵糰更有筋性些,最後扯成如水餃皮大小般地麵片,入鍋煮來食,吃來更有勁頭與味道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

麵糊式的麵疙瘩,則是先將麵粉調成如水麵糊形式,依每個人不同的喜好或經驗,來調製麵糊的稀或稠,其中也可加入雞蛋、或玉米粉等來調整麵糊的脆度與口感。

   

   


製作麵糊式麵疙瘩的方法,可以是略微傾斜麵糊盆,取一雙筷子,順著盆邊、一根根、可大可小的夾取,繞著鍋的周邊,一一剔入滾燙湯頭內,不要太急著在鍋中攪拌,否則麵糊極易散去而成一鍋麵糊。此法剔出的形狀或製作方法非常雷同山西著名的麵食「剔尖」或者「撥魚麵」,只是麵糊要調的略為濃厚些。

  

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除此之外,也可簡單的用湯匙一杓杓將麵糊舀倒入滾水中,我自己也試過用舀餃子的漏瓢,將調好的麵糊緩慢從上倒入瓢內,此時如米苔目般,一條條滴入滾熱湯頭裡戲耍。我也見過將麵糊倒入剖半的椰子殼內,麵糊順著殼底小洞,古溜地成條狀滑入滾水湯頭裡,感覺頗為好玩。至於相同的麵糊,你可以加些蔥花,轉身即可煎成簡易版的蔥油餅。

  

     

至於麵糊要調成怎樣的稠度最好?在麵糊盆裏,舀起一瓢,如呈線性狀態往下流就不錯,不同濃稠度的麵糊,最後鍋中成形的麵疙瘩口感亦截然不同,都可以嘗試看看。

 

 

一道好吃的麵疙瘩,不論是麵糰式、或者麵糊式,多做幾次,自然就可以調配出最適合自己口感、口味,與喜愛的作法。


麵疙瘩的料理方法,有中式也可西式、可煮湯亦可燴,過水煮後撈出也可拿來乾炒或鍋燒,隨人喜愛,不過習慣上一般大都以湯煮為主。我也試過撈出煮過的麵疙瘩,搭配不同地域的風味,做成像是「泰式打拋豬炒麵疙瘩」、「日式咖喱豬排麵疙瘩」、「義式番茄肉丸麵疙瘩」、「中式木須炒麵疙瘩」... 百搭百樣,好吃且讓人入口回味無窮。

   

 

很多人都會在家自己做「麵疙瘩」,網路上隨便打上「麵疙瘩」三個字,自動跳出各式各樣的作法與教材。

對我來說,麵疙瘩可是再熟悉不過的家常麵食料理,從小吃到大,在我那個出生時代,約為民國40-50年間,生活簡單、且困苦的眷村年代,家裡不會少的就是軍配麵粉,母親總會用上家裡已有的蔬菜,打顆蛋,煮上一鍋香噴噴的麵疙瘩,也是最簡單就可以打發一家人的一餐料理。

   

 

早年自己一個人國外工作或生活時,假日在宿舍,懶得煮飯,首先想到,最簡單的,就是煮碗麵疙瘩。有時腸胃不舒服的時候,就煮碗清淡的麵疙瘩,奢侈點,也可以煮碗海鮮總匯麵疙瘩。炒、煮、燴之間,沒有配料的約束,想放什麼就放什麼,有時候,哪怕冰箱裏沒有任何食材,取包「康寶濃湯」亦可成就一碗美味的「酸辣」或「玉米」麵疙瘩,再簡單點,即便只是清湯白水麵疙瘩,打顆雞蛋,下點蔥花或香菜,以鹽、胡椒、麻油調味,亦是十分美味的一餐。

  
  

 

我的母親還有一個私房麵疙瘩的製作方法,盆內放麵粉與少許鹽調和好,水緩慢的、分次、一點點注入盆內,另一手同時以一湯匙或飯瓢攪拌麵粉與水,使之形成小顆粒狀(水注入的快些,成形的麵疙瘩就大塊些),此時一粒粒微小如米粒般顆粒的麵疙瘩即成形。這時只要將湯頭燒好,將盆中麵疙瘩依序倒入鍋中,再以筷子在鍋中略為輕輕的攪拌,避免其沾黏成一塊。喜歡吃濃稠些的,盆中麵粉就多少留著一些,不要成形,倒於鍋中後自然在湯頭裡成為芡汁。

  

每回煮麵疙瘩總會想起15年前,一次自己腸胃不舒服,拉肚子,請假待於家裡,一早突然門鈴響起,打開門,原來是老母親從遠處住處燒好微細顆粒的麵疙瘩,裝在保溫盒裏,拎著走了近30分鐘的路,送來給我吃,讓我心裡感動不已。吃著這碗如同熬製濃稠稀飯般的清湯麵疙瘩,我內心滿滿的溫馨與感恩,爾後每次做麵疙瘩時,內心總會不經意的想起老媽媽那雙關心的眼神,與滿滿慈祥的愛....❤️❤️


因為自己本就常常料理麵疙瘩,幾乎沒在外面點過,也不大熟知哪家餐館煮的道地,哪家煮的美味,不過常聽朋友談的,就以台中「尹媽媽手工麵疙瘩」為多,有時間倒是可以去嚐嚐看。


當然談到麵食,就如同貓耳朵一樣,不得不講起麵疙瘩在海外的遠房表親,自己有品嚐過的是在德國與義大利。


早年剛至德國工作時,由於初到不久,還不是很熟悉與習慣德國的食物,有回赴漢諾威Hannover 參加CeBIT show ,途中經過城鎮Wuppertal 恰逢中午用餐時刻,在餐廳不知道該點些什麼,就看著圖片點了自己感覺「長相」較為熟知的麵疙瘩與酷似「台式炒米粉」的餐點,同時也點上一杯德國同事推薦,德國人特有的特調飲料Spezi

誰知道上來我誤認作炒米粉的是德式酸白菜Sauerkraut風味可當場讓自己鬧了個笑話,一股勁的酸呀!至於名為Spätzle的德式麵疙瘩,口味就親切、美味許多,記得那次的調理方式是以大量烤肉汁、蘑菇等與麵疙瘩拌炒成盤。聽德國同事說這可是德國與瑞士一帶都可見到的料理。而讓我一喝上癮的德式飲料 Spezi,風味的確特別,知道了調配方法後,隨之啞然一笑,至此也成為日後我自己的習慣性飲料。

後來有回至滑雪旅遊勝地茵特拉肯Interlaken 旅遊時,也在餐廳點過一道不同料理方式的德國麵疙瘩,是以撒上cheese 置入烤箱,以焗烤方式做呈現,在戶外大雪紛飛的時候,伴隨著一大杯的德國啤酒,享用美味佳餚真是享受啊!


後來有次在義大利米蘭出差時,也特別品嚐一道義式的馬鈴薯麵疙瘩Gnocchi ,主要差別在於其是以馬鈴薯泥做為主體,再混和拌入適量麵粉,以雞蛋、水以及少許鹽巴,揉製成特別的馬鈴薯式麵團。如同麵糰式麵疙瘩一樣,先將其揪好或切成小顆粒狀的麵疙瘩,有的地方還會再用叉子輕輕在麵疙瘩上壓上些許壓紋。將麵疙瘩入鍋川燙一下,再搭配奶油白醬或番茄紅醬料理,最後成品也是十分的美味。


聽說東歐一帶,像是捷克、匈牙利等也有類似、名為「起司麵疙瘩」的料理,這裡的麵疙瘩與義大利的類似,也在麵糰內添加馬鈴薯,而最特別的則是羊起司的使用。


平凡再平凡不過、簡單再簡單不過的「麵疙瘩」,對我來說,已經不單單是生活習慣的家常食物,同時也是蘊含著過往時光的回憶,與對母親思念的一口味道。

  

P.S. 

  1. 德國 Wuppertal 位於Düsseldorf 東邊,車程約30分鐘處,是往漢諾威Hannover 參加CeBIT show 必經之地,其中這個城市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稱為「Schwebebahn」的懸吊式單軌鐵路、懸掛空中的電車(如當時搭乘空中電車,拍下對向駛來的空中軌道電車)。  
  2. Spezi 是德國特有、與常見的飲料,說穿了就是一半可樂兌上一半的芬達,風味獨特。自己在餐廳用餐,有自助飲料吧台時,我都會自己調上一杯,也習慣在麥當勞點餐教上店員幫我特調一杯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&G 曼慢食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