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蒜」字家族,排行起來分別是「蒜頭」、「蒜苗」與「蒜苔」,不管哪一個都是我家的最愛,也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。

  

*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*


春節後、清明前,也正是「蒜苔」出現在市場上的時節,所謂「一尺碧綠一尺長,大蒜就是它親娘,清脆可口回味長….」。


市場極少見的蒜苔,也有人寫做「蒜薹」,台語稱之為「蒜仔花」(suàn-á-hue)。


蒜頭種土裡,初冒的綠色嫩苗即是炒菜絕美的配料「蒜苗」,若留著老化長為較硬的花柄,上頭生苞、未開花前,連著細長的花莖即是「蒜苔」。外型與韭菜花極為相似,但顏色青綠許多。


難得在團購網上購得(剛好今天傳統市場也看到販售),拿來清炒培根(炒臘肉也是不錯),吃來爽脆、微帶蒜頭般的辛辣,香甜可口。


蒜苔的料理,一般都先川燙,但是自己覺得以鹽、糖粗抓、放置15分鐘再洗淨,則較可保留蒜苔的爽脆口感。


利用煎香培根後鍋中的餘油,炒好雞蛋,最後一起與蒜苔拌炒,起鍋前順著鍋邊熗上些許紹興酒,美味極了。

  

冬天是蒜苗的產季,清明前吃著蒜苔,心裡想著…新鮮蒜頭快來了…😃

arrow
arrow

    F&G 曼慢食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