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此一說「一道鍋包肉,地道東北人」
「鍋包肉」是早年自己在上海工作時,常去長寧區一間極具濃濃東北風味的「東北人」餐廳,除了酸白菜水餃與醬大骨之外,最常點的就是「鍋包肉」這道地的東北菜,是曼慢食光裡ㄧ道記憶的美食。據說這道菜可是當年東北王,張大帥府裡宴請中外賓客的名菜,如今卻也是北方各各餐館裡常見的一道菜餚。
據聞其前身源自於東北滿族的名菜:「焦燒肉條」,其中帶上些許浪漫的說法是,在清光緒年間由廚師鄭興文(時為哈爾濱道台府尹杜學贏的官廚),為了俄羅斯愛妻的口味喜好,將“焦燒肉條”裡的鹹鮮口味改變成俄羅斯人偏好的酸甜口味,而成就的一道熱門料理。
鍋包肉的特色是以大火將酸甜調汁透過爆炒裹附於酥炸肉片上,所以原本是稱為“鍋爆肉”,只因俄羅斯人發“爆”音為”包”,久而久之就變成“鍋包肉”。
在台灣,一般人較不太熟悉「鍋包肉」,大多習於「糖醋里肌」或是「咕咾肉」,由於這些都是使用豬里肌肉來調製,外表上看似極爲相近,但是其實之間的做法卻大不相同,鍋包肉是東北出名的菜,而糖醋里肌、咕咾肉卻是南方浙江一帶的菜餚。
兩者在做法上也有勾不勾芡的差異,鍋包肉用的是爆的方式,以熱油爆香酸甜調汁再與炸好的里肌肉拌炒收汁,透過熱將醬汁沁入肉內。而糖醋里肌卻是以勾好芡的甜酸汁液裹附於炸好肉的外體上。
買塊好的豬里肌肉條,老婆烹調還是習慣採用黑毛豬,表面若有筋膜可先切除,切成約0.8cm 的片(不要太薄),並以肉鎚略作敲打使肉鬆弛,以紹興酒(北方是以黃酒)、鹽與胡椒粉先醃製入味,裹上馬鈴薯粉漿,油溫未高時下鍋油炸斷生與定型後撈起,待油溫升至約120°C時(手掌測試溫溫的感覺)再放入鍋中回炸使肉汁鎖住、粉漿水份去除後撈起,第三次油溫約160°C左右(手掌測試微燙)再回炸讓外皮琥珀上色,使口感變的酥脆,這般的分次油炸也是這道菜外表酥脆而裡面軟嫩的訣竅。
由其多個英文翻譯名稱的一個英文名 Double Cooked Pork Slices 即傳神地譯出烹調方法,除了將肉炸至金黃酥脆外,需再回鍋與酸甜醬汁、佐料拌炒的第二次烹調。先以少許熱油爆香蒜片與薑絲,再倒入以糖、白醋、鎮江醋等調兌成的甜酸汁(現在也有的餐廳會再添加番茄醬),使勁兒熬。待醬汁沸騰之後,與炸好的里肌肉片、紅甜椒、蔥與蒜苗等細絲一起大火略做翻炒,收汁至乾爽、感覺肉已完全吸取了醬汁後,撒上香菜點綴就可以出鍋。
上桌的菜餚,顏色油亮金黃,入口外表酥脆,嚼著裡頭的肉卻十分軟嫩、滑口與多汁,夠勁的酸味中略帶甘甜的口感,沒有過多濃稠的芡汁,油滑中吃來卻十分地清爽、美味可口。唉!又忘了醫師的囑咐,多扒了一碗白飯。
鍋包肉偏向以酸嗆味為主的酸甜,在風味與口味上,和糖醋里肌偏甜的甜酸完全不同。至於酸甜口味輕重的拿捏,可隨每個人的喜好做調整,有的做成小酸小甜,也有人調的大酸大甜,還有的會放檸檬汁與橙汁,取果香的酸甜勁,我自己則是偏好東北菜館裡那一股偏酸微甜的味道。不過在酸的風味上又再做特別的著墨,採用白醋與鎮江醋的兩種混合,取白醋的酸勁與鎮江醋獨特酸的香味,讓入嘴的口感更顯豐富與美味。
這道菜要做的地道,除了整體菜的呈現、刀功、分次油炸工序與油溫掌握之外,其外表顏色、口感味道的酸甜滋味,與肉上微微、薄薄趴附著油亮醬汁等皆需到位,做到皮酥而肉嫩,即使吃到最後一塊,酥脆的肉片仍不見回軟才是成功且地道的鍋包肉。
自家做料理,最不喜歡烹煮油炸的料理,除了惹得一身油煙味之外,也不愛用油過多而重覆使用,因此大多以少許油用半煎炸的方式料理,而料理這道菜的油就不得不多些,才能掌控好外酥內嫩的要點。
再分享一個調油炸粉漿的小技巧,清水調製馬鈴薯粉後,靜置半個小時待澱粉沉澱後,將水倒掉,剩下的濕澱粉與肉片拌和,過程中若太乾,可略加少許水調適,臨尾再淋上些許油,這般的狀況做油炸成品最優。
至於強調酥脆口感的,油炸粉漿建議採用馬鈴薯粉,口感優於地瓜粉漿,較能符合這道菜的特色。另外有關是否要添加番茄醬的問題,基本上傳統的鍋包肉是沒有使用。
詳細鍋包肉的製作食譜如下連結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