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好肉出在骨頭旁」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  

這話說的煞是傳神,想起早年居住上海,有回至無錫出差,特別繞去《三鳳橋肉莊》品嚐一道無錫的名菜,有「江南一絕」之稱的「無錫排骨」,又或稱做「無錫肉骨頭」,那一口濃郁風味至今仍讓人難以忘懷呀!想著、想著唇齒間就這樣決堤了


「好肉出在骨頭旁」這句俗語拿來形容無錫排骨最是貼切,少了骨頭的肉煮來可就沒有無錫排骨該有的風味、該有的口感、該有的香氣啊!

知名的菜餚總是會拿來與神話、傳說做些連結,感覺可以增添點仙氣吧!無錫排骨有仙道的故事,有佛門的關聯,也有皇室的傳說,當然最精彩的當屬濟公師父這一段的加持呀!看過金庸小說的,可知《天龍八部》裡段譽也有在無錫街頭的一段,亦曾蹭磨一番,可見此菜名氣之響啊!


無錫肉骨頭可是穿越百年的歷史,始於清朝光緒年時期,一間座落於無錫南門的「莫盛興飯館」,為了去化店內多餘的背脊骨與胸肋骨肉,無意間的調味烹煮,竟煨出一鍋軟嫩酥透的排骨料理,似若東北的「醬大骨」、即興取名為「醬排骨」,流傳至今也成就為一道經典的江蘇菜餚。


無錫排骨要做的好,有句口訣說的倒是頗為精確,值得郎朗於口、熟記與參考,排骨是肉,糖是靈魂,醬是經絡,黃酒是風味,排骨醬的好,三種調料拿的准,風味準保差不了"


料理前首選的就是肉部位的選擇,這次在店鋪裡精選到,位於肋排附近的帶骨肉,這部分的肉質特別細嫩,老婆還特愛選內有軟骨、肥瘦相間的軟排。這部位的肉即使燉煮較長的時間也不會變柴,內含油脂豐郁,恰好在「㸆煨」的時間中溶於醬汁,反而再包裹於排骨外,形成無錫排骨的特色。


佐料是這道菜風味的來源,除了口訣裡所說的(醬)油、冰(糖)、紹興(黃酒)之外,尚須調配上八角、花椒、肉桂、茴香、丁香、月桂葉等天然香料。傳統的無錫排骨,扮演靈魂角色的糖,用量比例極高,大約會佔整體排骨重量的一成,只是為了健康考量,我就沒放那麼多的糖,相對的,我們喜歡多放點紹興酒,除了增添整體江南風味之外,也可略微解除濃油赤醬的油膩感。


一切準備妥當,剩下的就只有耐性,至少得以文火煨個1-2小時,以江浙菜慣用「㸆」的手法,細微地掌握燉煮的火候,稍不注意,地道的醬紅顏色可是無法烹調的出來呀!想吃美味的食物,耗工與費時可是必然會有的,這些在料理之前都是得要有的心裡準備,畢竟費時地「㸆」,才會讓鹹甜醬汁風味一點點地煨沁入排骨內、入味且上色,同時這也是讓肉質變的軟嫩且多汁的關鍵,進而展現出這道料理該有的風味。


起鍋前,順著鍋邊再熗入鎮江香醋,底盤鋪上川燙過的茼蒿,點綴些許香菜葉,油量光鮮、色香味俱全的「無錫肉骨頭」風光亮麗上桌,成為今晚我家餐桌,跳過佛跳牆、烏魚子的年夜飯主角。

  

入口醬濃卻不膩,果真其醬是經絡,濃郁的醬汁在口中奔馳,環繞於味蕾與唇齒之間,而最後鎮江香醋的加持,更是神來一筆,除了讓這道菜少了「濃油赤醬」所呈現的油膩感之外,更有香味提昇,頗有畫龍點睛之妙呀!原來這道菜的最終關鍵靈魂是它呀!怎麼口訣中卻未提及?藏私了這一味嗎?


人生何需再「高昇」,疫情也去不了「京都」,「紅燒」「糖醋」又顯一般般,當然得來上濃油赤醬包覆、入口酥香軟嫩、濃郁醬燒風味十足的「無錫醬肉骨」的排骨。


這可又是曼慢食光裡的一道旅遊與記憶中的美食:無錫排骨。

我們的家庭料理版的「無錫排骨」醬料比例與食譜分享如下方連結:

https://fg1388.pixnet.net/blog/post/5718943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&G 曼慢食光 的頭像
    F&G 曼慢食光

    F&G曼慢食光

    F&G 曼慢食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